2012 年 9 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投入使用。
辽宁舰如今广为人知,然而许多人并不知晓,其前身为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得以抵达中国,乃一代又一代海军将领持续奋进之成果,刘华清、徐增平等豪杰之名皆铭刻于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之中!
在这些航母英雄当中,存在这样一位人物,即刘华清的接任者、中国第四任海军司令员张连忠!
诸多人士对这位曾投身解放战争的开国元勋知之甚少。
然而,在军事领域中,他为众人所熟知,诸多军迷皆亲昵地唤其为“张连长”。诚然,将这位司令如此称呼,缘由主要在于其名字与“张连长”三字存在谐音。
便是这位平素和蔼可亲、积极向上的“张连长”,在某次视察山东供应站时,只因自己站上秤一瞧,便大发雷霆!当即下令撤掉供应站站长!
那么,“张连长”有着何种经历?他在我国航母建设中有着怎样的建树?又为何一定要撤去那个供应站站长的职务呢?
让我们逐一陈述:
【一、农民出身的海军司令】
张连忠于1931年降生于山东胶州,乃典型的山东汉子。他出身农民家庭,始终葆有一份纯粹与质朴。且家乡早早成为抗日战争之前沿,使他年幼时便深切体悟到世事之艰难。
1947 年 3 月,时年 16 岁的张连忠,决然投身革命队伍,成为胶东军区一员。
解放战争打响后,张连忠所属部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成为第三野战军直属的第十兵团。
他随三野参与解放山东济南之役,其后随部一路南进,投身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
在解放上海的战役里,张连忠亦是那些宁愿露宿街头,也绝不进民宅滋扰百姓的士兵中的一员。
新中国成立后,张连忠身为连长,彼时国家择选基层干部至军校进修,张连忠遂被送至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结业后被调配至福州军区。
彼时正值中国海军建设发展的起始时期,1949 年 4 月我国已构建海军,张爱萍为首任海军司令员。
然而直至 50 年代初期,我国海军尚无正规战舰,就连海岛作战所依靠的也是商船与渔船。
直至首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始从国外引入诸多舰船与海上作战飞机。
截至 1955 年,我国已具 800 余艘各类战舰以及 500 余架飞机。
这些海军力量虽号称众多,实则极为孱弱,关键在于其不成系统,未构建正规舰队。
直至 1960 年,南海、东海、北海三支成体系的舰队得以组建,然而,此般组建却致使海军大量经验丰富的军事干部匮乏。
在此种背景之下,张连忠自陆军中被选拔而出,进入海军潜艇学校的艇长班展开学习,结业后被安排至海军潜艇部队服役,出任舰长。
此后,张连忠投身于海军事业,其工作勤恳尽责,进而晋升为北海舰队副参谋长以及旅顺海军基地司令员。
伴随改革开放之推进,中国海军建设踏上新的层级。1985 年,我国实施大规模裁军,军队中主要保留那些政治思想坚定,军事及文化素养皆较为优良的军官。
作为农民出身的张连忠,于这一年获任海军副司令!彼时,海军司令为刘华清。
在担任副司令之时,其主要负责后勤与装备方面的工作。
【二、爱下基层的“张连长”】
张连忠任海军司令期间,尤为热衷深入基层,且其下基层存有一定之规,概括而言主要包含三条——
其一,坚决拒听虚假之语。倘若基层工作人员的汇报内容存在虚假,张连忠定然不会轻饶,一旦查实,必予严惩。
第二,摒弃书面报告与材料。他倾向于亲临现场查看实际情况,聆听主要负责人亲自阐述。若有人递给他一大摞材料供其阅览,张连忠则会动怒。
第三,拒绝空话套话,汇报时长不得超过 40 分钟。
张连忠对开会并无喜好,倘若有人在会上言辞陈腐、话语套路,便会被其径直截断。要是作报告时,报告时长逾40分钟,他则会予以拒听。
一次,他未告知任何人,便抵达了一处基层供应站。
供应站作为军队中承担物资发放与器材接收工作的关键部门,是当代军队后勤保障体系内极为重要的基层单元。
自古以来,负责后勤军需的部门向来是“肥差”,其中“利益丰厚”!像张连忠这样的老兵,对其中的“不正当之事”了解颇深,对军中这些“侵蚀者”极为痛恨。
司令未予告知便抵达供应站,着实令所有人猝不及防,连供应站站长及各级军官皆受惊不小。
特别是站长,在初遇张连忠之时,便神色异常且面容紧绷。
然而他作为官场老手,当即调整心态故作沉着,如往常般向张连忠逐一汇报供应站的工作情况。
他们对日常工作内容有所准备,进行汇报时亦不会出现纰漏。
张连忠神色自若地听取了他们的汇报,该汇报内容无异常之处,物资与数据均相互吻合。
张连忠未对汇报予以评价,仅表示欲前往其日常工作区域作进一步察看。
供应站的日常作业区域主要为仓库及物资存放的货场,其中存有大量物资,包括粮食、副食品、武器、油料、药品与各类军需用品。
在仓库的角落置有一台磅秤,此秤用以称测军需物资的重量。张连忠未多言,美工招聘径直踏上秤,对自身体重进行了测量。
当张连忠看到秤上显示的数字为 140 斤时,他的脸色瞬间发生了变化。一直以来,张连忠的饮食颇为规律,且注重锻炼,其体重通常维持在 130 斤上下。
即他骤增的这 10 斤体重,必定存在问题!
切不可轻视这 10 斤之重,每日从此处进出的物资数量怕是数以千计,若一件物资存在 10 斤的重量偏差,那么 1000 件便会达到整整 1 万斤!
切莫轻视这区区十斤,长久下去将给国家招致难以估量的损害!并且军队后勤部获取的物资必定存在份量不足的情况,倘若处于战争时期,这极有可能延误士兵作战,引发严峻后果!
张连忠旋即震怒不已,当即指令免去供应站站长之职!
【三、引进航母的海军功臣】
1988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施行军衔制,张连忠获授海军中将军衔。
彼时,刘华清已调任至中央军委,主抓科技装备体制改革工作。同年,张连忠正式出任海军司令。
自就任海军司令始,张连忠便秉承刘华清的理念,始终笃定中国应当拥有自身的航空母舰!
事实上,1987 年刘华清主导了我国仅有的一次“飞行员舰长训练班”,该训练班的实质目的乃是培育中国的航空母舰舰长。
张连忠对航母的情结颇为深厚,鉴于南海频繁发生的各类事件,他曾多次表示:“倘若拥有一个航母战斗群,诸多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提及此船,便需阐述一下苏联海军的发展进程。
苏联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其陆军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且拥有诸多在当时最为强大与先进的陆军装备。
然而,其海军始终处于二流水平。诚然,苏联国土广袤,可海岸线相对较短,优质天然港口亦较为稀少,此为原因之一。再者,苏联对海军的投入确实逊于陆军。
冷战开启后,苏联着手在海军方面加大投入,然而,直至 1975 年,苏联方拥有了首艘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航母。
彼时,苏联一举建造了 4 艘“基辅级”航空母舰,此 4 艘航母皆为排水量达 4 万吨的舰艇。然而,因其甲板上过多地放置反潜及巡航导弹,致使这 4 艘航母沦为航母与巡洋舰的混合体,实际作战能力反倒有所削弱。
直至1982年9月,苏联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方才正式动工建造。
彼时舰艇尚未命名,而是以代号称之,该航母的代号为“订单 105”,次年苏联再度动工建造第二艘同级航母——“订单 106”。
这两艘航母的设计排水量为67,000吨,舰首甲板距水面达7层楼之高,最多可搭载60架飞机,并配置了反导弹发射器,其是以美国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作为参照标准的。
为了这两艘航空母舰,苏联可谓竭尽全力,动员了 7000 多家工厂。在建造伊始,先对黑海造船厂予以投资并实施改建,同时,为确保航母顺利出厂,还特意重新整治了河道。
订单 106 号为瓦良格号,其建造始于 1985 年,历经三年,船体部分得以建成。
其后展开武器及配套设备的装配工作,直至 1991 年,鉴于乌克兰的国力状况,无需保有如此庞大的一艘航空母舰,故而打算将该船售予俄罗斯。
俄罗斯认为仅需支付 30%的款项,即 6.7 亿美元便可完成船只建造,然而,乌克兰却与俄罗斯锱铢必较,向其索要整艘航空母舰的费用,达 20 亿美元。
俄罗斯显然不会支付这笔费用,故而庞大的瓦良格号如废铁般搁置在黑海造船厂。
然而,彼时指挥中国海军的张连忠等已将目光投向该船,不过鉴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政治压力,中国政府欲出面购置瓦良格号,在时机方面尚欠妥当。
张连忠等人亦未停歇,皆在为购置瓦良格号进行前期筹备工作。
此前以废铁形式收购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母,现已拆解完毕,由此获取了诸多航母制造与使用的技术,连蒸汽弹射器这般核心技术亦包含在内,这些均需我们投入大量精力予以消化吸收。
1996 年,张连忠卸去海军司令之职时,中国已大致完成购置瓦良格号的前期工作,且海军方面也为其配置了充足的力量。
2002 年 3 月,耗时三年半之久,瓦良格号顺利抵达中国大连港。
七年后,瓦良格号在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泊位闲置数年后被拖离,开启改造进程。至 2011 年,“瓦良格”的改装大体竣工,甲板着手进行涂装。同年 8 月起,“瓦良格”号再度出海,展开了十次出海试验。
历经五十年奋进之路,十年革新之举,在张连忠等老一辈海军建设者的瞩目之下,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投入使用!
参考材料:
中国航母战略计划的缘起与形成 余玮 《党史纵览》 2012 年 12 月 15 日
“瓦良格”号航母的来龙去脉 海洋 《初中生世界》 2012 年 11 月 1 日
自“瓦良格”至大国重器 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2 年 9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