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厝火积薪
公元516年十月,北魏任城王元澄认为北境守将的选用太轻率,担心柔然觊觎北境,上书请求慎重选派边将,严整边防守备,胡太后下令百官商议。
廷尉少卿袁翻深为赞同元澄的意见,他补充道:“近来边境州郡中,封官从不按照人才选择,只是论资排辈。有时碰上贪污的官员,大量开设哨所,将领泛滥,有的人重用亲属,有的人接受贿赂,全无防范敌人的意识,只有聚敛钱财的贪心。那些勇猛有力的士兵被驱赶着去抢劫掠夺,遇到强敌就被俘虏,抢到东西就变成自己的财富。那些瘦弱年老和年少的人,稍微懂一些冶炼技艺以及木工手艺的都从中搜寻出来,遭受百般苦役。其余的人有的在深山伐木,有的在平地锄草,来回贩运做买卖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的钱饷不足,供给也有限,却收他们实绢,不给他们现粮,穷其力,薄其衣,用其功,节其食,让他们一年四季不停劳作,再加上疾病劳苦,死在沟壕中十有七八。臣认为,应从现在开始,南北边境各藩镇以及所管辖的各郡县府佐、统军到戍主,都应由王公以下的朝廷大臣举荐他们所了解的人来担任,一定要选拔合适的人才,不拘于出身等级,如果所举荐的人称职或渎职,就连同举荐的人一同赏罚。”
元澄和袁翻的建议可谓入木三分,关乎到北魏的长治久安,而北魏也确实如同一大堆干枯的柴草,只需一丁点小火苗就有可能将其燃烬。
但这些建议在胡太后看来,纯粹是小题大做,没有采纳。若干年后,北部边郡的强盗果然蜂拥而起,最终引发六镇起义,而受害者则是胡太后本人。她不仅没有远略,还热衷于大兴土木。这一年,胡太后下令修建永宁寺,又在伊阙口修筑石窟寺,穷尽土木之华美。
在胡太后上位的过程中,宦官刘腾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胡太后大权在握,对刘腾自然是信任有加。 刘腾不会写字,却心思奸诈,善于揣摸别人的心意。凭借胡太后的信任,他开始干预政事,收取贿赂替人求官,对行贿者有求必应。
河间王元琛担任定州刺史时以贪婪放纵而闻名,卸任后,胡太后诏令道:“元琛在定州时,只没把中山宫带回来,其他没有不弄到手的,怎么可以再任用他!”将他闲置在家。为了东山再起,元琛不惜做刘腾的养子,贿赂他上万黄金珠宝。刘腾替元琛在太后那里说情,元琛得以兼任都官尚书,出京任秦州刺史。
身为北魏的最高统治者,胡太后沉迷于佛教,没完没了地修建各种寺庙,下令各州分别修建五级佛塔,以致百姓的财力匮乏,疲惫不堪。上之所好,下必趋之,为了讨好胡太后,诸王、权贵、宦官、羽林也分别在洛阳修建寺庙,互相用华丽的寺庙来炫耀攀比。
胡太后多次设立斋戒大会,给僧人的布施动辄以万计,又常常没有节制地赏赐左右,耗费财物不可计量,却不曾把好处施舍到百姓头上。这样,国库逐渐空虚,就开始削减官员的俸禄和随员。
元澄为此上书道:“萧衍一直对我国有窥觎之心,我们应当趁国家强盛,兵强马壮,早日规划统一大业。但近年以来,国家和个人都很贫困,应当节制不必要的费用,以便周给急务之需。”
对于元澄的恳切之言,胡太后一面对他礼遇有加,一面却置若罔闻。元诩在位时,北魏朝廷官员的名额变得很少,应选的人却很多,吏部尚书李韶不敢得罪人,停止选拔官员,引得众人不满。
于是,北魏朝廷以殿中尚书崔亮为吏部尚书。崔亮奏请制定新的选拔标准,规定不管应选者无论贤愚,只以其待选的时间为依据,时间长者优选录用,因此,北魏的吏治由此开始败坏,崔亮是始作俑者。
北魏一直在走下坡路,对于萧衍来说是一件幸事,如果他能趁机富国强兵,深圳淘宝全职美工并非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可惜的是,他白白错失了这个机会,年纪渐长的萧衍,治国方面和胡太后半斤八两。
兵败洛口后,临川王萧宏常常心怀羞愤。更让他尴尬的是,每当建康发生动乱之事,都喜欢打着他的名号,多次被有关部门弹劾,萧衍都宽恕了他。有一次,萧衍临幸光宅寺,有强盗埋伏在萧宏府前的骠骑航上,准备趁机行刺。萧衍刚要出发,忽然心中一阵惊悸,便改从朱雀航而过。
事情暴露后,贼人口称是受萧宏指使,萧衍哭着对萧宏道:“朕的人品才能胜你百倍,但在皇位上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你能做什么?朕不是不能把你杀掉,而是可怜你的愚蠢啊!”萧宏非常尴尬,只能支支吾吾地辩解。
公元518年春,萧宏小妾的弟弟吴法寿杀人后藏在他府中,萧衍命萧宏将其交出,当天就依法治罪。南司奏请免去萧宏官职,萧衍在奏折上批示道:“爱护萧宏是兄弟私情,免除他的官职是帝王法律,批准奏请。”
这年五月二十四,萧宏被免去司徒、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的职务,兄弟之间不再与往日般亲密。萧宏一向奢侈无度、暴敛无厌,有库房将近一百间,位于内堂的后面,平时看守、防备非常严密,有人怀疑里面是兵器,便秘密上报萧衍,萧衍很不高兴,决定亲自证实。这天,萧衍前往萧宏家喝酒。
半醉之时,萧衍忽然道:“朕要到你的后房走走。”就坐轿一直来到后堂,萧宏担心萧衍看到他的财物,脸色十分惊恐。于是,萧衍更加怀疑他,便把每间房子都检查一遍,结果发现萧宏共有三亿多万钱,其它房间还贮存着布、绢、丝、绵、漆、蜜、麻、蜡等杂货,满库都是,不计其数。
萧衍确定库里放的不是兵器后,高兴道:“阿六,你的日子挺滋润啊!”二人开怀痛饮到深夜,之后,兄弟俩重归于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萧衍对兄弟的态度,只要你不造反,可以随便敛财。
萧宏在建康有数十处府第,他放债立债券时,总是让借债者把自己的田宅或店铺作为抵押写在文契之上,过了期限就把借债者赶走,从而夺取他们的住宅,建康和三吴百姓不止一人失去产业。萧衍知道后,下令不得再以债券侵夺欠债者的产业,从此成为定例。
五月二十七,萧衍以萧宏为中军将军、中书监。几天后,又让他以中军将军的官号代理司徒。十月二十三,萧衍正式任命萧宏为司徒,萧宏再度官复原职。
公元520年正月初五,萧衍重新以萧宏为太尉、扬州刺史。萧宏文不能治国,武不能立功,萧衍念在兄弟之情饶恕他的死罪是可以的,但半年里又重新让他位列王公,用人之无方由此可见一斑。
同月,冯道根去世。这一天,萧衍刚好要前往二庙祭祀,出宫后,有关部门把冯道根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他。萧衍问中书舍人朱异道:“吉凶同日,朕能现在去吊唁他吗?”朱异回答道:“从前,卫献公听到柳庄的死讯,不脱祭服就去吊唁。冯道根虽算不上国家重臣,但对王室有功,去看望他是合乎礼仪的。”
于是,萧衍当天就来到冯道根的住宅恸哭哀悼。朱异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朱巽曾任江夏王参军、吴平令。朱异年少时好聚众博戏,是乡里的祸患,成年后折节从师,好学上进,遍治《五经》,广涉文史百家,兼通杂艺、博弈、书算。萧衍曾召朱异解说《孝经》和《周易》,听后非常高兴,赞道:“朱异实异!”诏他入直西省,不久又兼太学博士,后累迁中书郎、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侍中,成为萧衍中后期最为信任的大臣。
不过,朱异虽然博学多才,诗歌、经史、围棋无所不精,但品格低下,以善于迎合萧衍而大权独揽,他贪财受贿,欺上瞒下,虽有才艺,实乃奸臣。
八月二十三,南梁开国功臣、侍中、车骑将军韦睿去世。当时,萧衍正尊崇佛教,百姓全都跟着信佛,只有韦睿不想顺从这种习俗,行事全和平时一样。冯道根和韦叡的相继去世,标志着南梁开国功臣逐渐凋零,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