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99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当时已是太上皇,享年八十八岁(按传统习俗算为八十九岁),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然而,他的离世并没有为清朝带来长久的安宁。随着他的逝去,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被英国击败,这一失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
在公元1735年,清朝的世宗皇帝离世,随后年仅24岁的弘历继承了皇位,他选择了“乾隆”作为新的年号,并且被尊称为清高宗,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乾隆皇帝。
清高宗在政治上做出了三大显著的努力。首先,他加强了皇权的掌控,使朝廷的决策更加统一和高效。其次,他积极改革了一些陈旧的制度和政策,让国家运作更加顺畅。最后,他还下大力气整顿了吏治,确保了官员的廉洁和公正,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定和幸福。
当清高宗弘历坐上龙椅,他首先对军机处进行了重建和调整,确保了这个机构的运作更加顺畅和高效。他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那就是不让亲王宗室插手军机处的事务。对于朝堂上经常针锋相对的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政治势力,弘历采取了巧妙的抑制策略。等到这两位政坛大佬相继离世后,他果断地清除了他们留下的政治影响,这一系列行动都大大加强了皇帝的统治权威。
乾隆皇帝继位后,发现雍正时期的某些政策显得过于严厉,于是他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他改革了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垦田升科等制度中的不合理之处,让政策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同时,他还废除了清丈土地、契纸契根法、营田水利等几项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政策,旨在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乾隆帝对官员选拔极为看重,他不仅通过像京察大计这样的方式来评估官员的表现,还对官员是否称职设立了明确的考核标准,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对于那些有贪污行为的官员,他更是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厉惩治,确保官场清明。
乾隆皇帝在经济上沿袭了康熙和雍正两代的策略,特别看重农业生产。他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粮食是百姓的生计,因此将农业视为国家的根本。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倡导北方地区向南方学习先进的耕作技术,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农田面积,让土地产生更多的收益;他还下令地方官员关注植树造林,以保护水土资源;此外,他还非常看重商业的发展,给予了商人宽松的政策环境。比如,他规定商人在粮食歉收的地方销售粮食时,可以免除关税,让粮食能够更顺畅地流通到需要的地方;同时,他还允许百姓少量贩卖食盐,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时期还出现了金融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的土地开发面积已经扩大到了惊人的七亿八千万亩;与此同时,人口也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从乾隆初年的一亿四千多万人激增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亿人。随着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每年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由原先的三四千万两,增长到了二十八年时的47063610两,到了四十二年更是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了81824044两。虽然之后有所波动,但总体仍然保持在六七千万两的高位水平。
乾隆帝在他在位的早期和中期,对国家的治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责任感。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因此在位期间,五次大规模地免除了天下的税粮,八省还连续三次得到免税的待遇,极大地缓解了农民的负担。据统计,乾隆时期减免的赋税总额高达两亿两白银,再加上历年因灾害减免的一亿多两,总计超过三亿两白银。除了减税,乾隆帝还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亲自下令推动并完成了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南到商丘之间长达170多里的黄河河堤新建工程,清口和江南运河的疏浚工作,以及江南淮阳运河的整治等。此外,他还特别关注沿海地区的安全,推动了江苏宝山到金山长达242里的块石篓塘建设,以及浙江金山到杭县长达500里的海塘修建。这些水利工程的完成,不仅有效防止了洪涝灾害,还极大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乾隆帝在位时,虽然有过文字狱的争议,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他对文化的重视。实际上,在他的治理下,官方编纂的书籍数量高达百余种,其中包括了顺治朝开始着手的《明史》。他还亲自推动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这部丛书在中国历史上堪称规模之最,它收录了从先秦到乾隆前期的大部分重要古籍,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各个学术领域。这一壮举为后世的学者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我们的文化根源。
乾隆帝的统治在文化和治理方面广受赞誉,但谈及他的军事成就,却常引发不少争议。他接手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苦心经营、国力强盛的江山,这样的基础让他有能力去开疆拓土,实现更大的疆域扩展。乾隆帝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拥有“十全武功”,这其中包括了对金川的两次征战,对准噶尔的两次征讨并最终消灭了这个劲敌,还有平定回部、远征缅甸、平定台湾的林爽文叛乱、两次征服廓尔喀,以及对安南的征伐。这些战绩确实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帝王在军事上的魄力和实力。
在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中,我们见证了多种类型的战争:有收复故土的英勇,有平息内乱的果敢,有抵御外国侵略的坚决,还有向外拓展疆土的雄心。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因为追求荣耀和扩张而进行的战争,例如对缅甸和越南的征伐,但这两场战争都以清朝的失败告终。不过,若要论及“十全武功”中战果最为辉煌、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无疑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之战,它们无疑为清朝的稳定和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准噶尔部是瓦剌的一个分支,它与其他三个部落(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共同组成了四卫拉特。而在1670年,噶尔丹成为了准噶尔部的领袖,掌控了这个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675年,噶尔丹凭借他的军事才能,成功击败了卫拉特的盟主鄂齐尔图汗,逐渐将原先松散的联盟转变为一个更加集权的政权体系。到了1678年,这一变革达到了顶峰,噶尔丹正式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实现了对该地区的全面统治。
噶尔丹怀揣着重现成吉思汗辉煌蒙古帝国的梦想,他积极向外扩张势力。他先后战胜了和硕特部,成功征服了哈萨克汗国和土鲁番汗国,并将叶尔羌汗国纳入了版图。在噶尔丹的英明领导下,准噶尔汗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其疆域广阔,覆盖了中亚和新疆地区,总面积高达五百多万平方公里,使得准噶尔汗国在当时的中亚地区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强大国家。
在1688年,准噶尔汗国打算扩张领土,想把喀尔喀蒙古纳入版图。面对这一压力,喀尔喀蒙古的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决定寻求清朝的保护。随后,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为名,率军南下,甚至一度接近了清朝的首都北京,只有不到900里的距离。面对边境的紧张局势,康熙皇帝决定亲自出征,他率领大军迎战噶尔丹。两军在乌兰布通展开了一场激战,清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击破了噶尔丹用万余骆驼搭建的防御工事。噶尔丹在战败后逃回了科布多,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等待机会再次行动。
在1696年,由于沙俄的暗中支持,噶尔丹又一次向清朝发起了攻击。面对这一局势,康熙皇帝毅然决定亲自出征,最终在昭莫多成功地击败了噶尔丹的大部分军队,只留下噶尔丹带着几十名亲兵狼狈地逃离了战场。一年后,也就是1697年,康熙皇帝再次亲自率兵出征。这一次,美工招聘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掌握了政权。他的亲信在得知清军到来的消息后,都纷纷选择了投降,甚至有人愿意为清军做向导。在走投无路、绝望至极的情况下,噶尔丹选择了服毒自尽这条极端的道路。
在康熙年间,他成功地驱散了准噶尔在西藏的势力,将西藏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而当康熙帝离世后,雍正帝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进行斗争,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与资源对抗准噶尔,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准噶尔的势力确实遭受了严重的削弱,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在1745年,准噶尔汗国内部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两人为了争夺汗国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在这场较量中,达瓦齐凭借出色的军事策略和勇气,最终战胜了阿睦尔撒纳。而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面对强大的达瓦齐和无法挽回的局势,最终选择了向清朝寻求庇护,归附了清朝的统治。
在公元1755年的初春,乾隆皇帝认为时机已到,西北地区的统一指日可待。因此,他果断下令,决定派出大军征讨准噶尔,彻底消除这一边患。他选择了阿睦尔撒纳作为统帅,带领五万精兵和十四万匹战马出征。有了阿睦尔撒纳的指挥,再加上清军的雄厚实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平准军队就如秋风扫落叶般攻占了准噶尔的都城伊犁,达瓦齐也在这场战役中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平准之战)
击败达瓦齐后,清朝在准噶尔地域上给四位卫拉特首领赐予了汗位的荣誉,其中阿睦尔撒纳就是其中一位。然而,阿睦尔撒纳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当初选择归顺清朝,实际上是想借助清朝的力量来铲除达瓦齐这个障碍。如今达瓦齐已不复存在,阿睦尔撒纳也撕下了他伪装的忠诚面纱。
那年八月,他掀起了反叛的旗帜,不幸地,驻守在伊犁的清军将领和士兵们成了这场叛乱的牺牲品。到了公元1756年2月,乾隆皇帝决定再次出兵,对准噶尔剩下的势力阿睦尔撒纳进行清剿。在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下,清军成功地将阿睦尔撒纳击败。然而,阿睦尔撒纳却巧妙地伪装成投降的样子,骗取了清军的信任,使得清军暂时停止了对他的追击。这样,阿睦尔撒纳得以暂时喘口气,但也让清军在一年的追捕中徒劳无功。
1757年的早春二月,阿睦尔撒纳部落内部陷入了混乱,更糟糕的是,瘟疫如同阴影般笼罩,导致部落里的人和牲畜大量离世。到了六月,清军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就重新夺回了伊犁。而阿睦尔撒纳在逃离中选择了俄国作为避难所,但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仅仅在到达俄国后的六月,他就因病离世了。
当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被彻底平定,这不仅象征着准噶尔汗国的终结,也意味着从唐朝晚期起,长达千年的西域地区终于重新回到了中央王朝的怀抱。乾隆皇帝深感这片土地重归故土的意义,于是将西域更名为“新疆”,寓意着“旧土新归”。这个名字沿用至今,见证了新疆回归后的历史变迁,同时也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重要基础。
在遥远的1762年,清朝决定在伊犁设立一位名叫伊犁将军的重要官员,他负责全面管理天山南北的军事和政务。到了1882年,左宗棠将军成功收复了新疆这片土地。仅仅两年后,也就是1884年,清朝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立了省份。清朝对新疆地区的重视,让新疆彻底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成为了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英勇征伐,清朝的疆域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这片辽阔的土地从外兴安岭的南边开始,东北一直延伸到北海,东边包括了库页岛,西边则抵达巴尔喀什湖的东岸。清朝成功建立了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大一统国家,除了传统的汉地十八省,还包括了内外东北、内外蒙古、内外西北,以及台湾、西藏和新疆等地,它们都被纳入了中华的版图之中,这片土地的面积之大,仅次于历史上的元朝。这片土地曾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和向往,但遗憾的是,随着中华文明的逐渐衰落,一些地方也逐渐被外部势力侵占。
乾隆皇帝,虽然有着诸多伟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被后人批评的方面。在他统治的晚期,他过度依赖和信任了和珅,这导致了和珅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对朝廷的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此外,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巡游,每一次都耗费巨大。原本在康熙和雍正皇帝的治理下,国家经济繁荣,国库充实,但乾隆皇帝的奢侈挥霍却使国库逐渐空虚。这些巡游不仅花费了巨额资金,也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负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灾难。乾隆皇帝的统治方式也被视为过于专制,他严重抑制了民众和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整个社会的活力被压制。这种强化专制体制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看似稳定了朝廷,但长期来看,却使体制变得僵化,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此外,乾隆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制造者之一。在乾隆年间,文字狱达到了顶峰。乾隆皇帝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销毁了许多史书,这种文化高压政策,对当时的文化和学术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乾隆皇帝在位时,大清王朝选择了全面闭关锁国,这一决策让中国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世界。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却如日中天,比如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则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就连与乾隆同一年逝世的华盛顿,也早已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民主制度。相较之下,中国仍然停滞在封建社会的传统之中。这样的差距,让乾隆的政绩在一定程度上被大打折扣。
当我们看到这段历史,可能有些朋友会忍不住责备乾隆皇帝,尤其是针对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一事件。他们可能会想,如果乾隆能虚心一些,接受西方的技术和观念,中华文明是否就能转变为工业文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呢?但这样的想法其实有点过于理想化了。乾隆对马戛尔尼使团的傲慢态度,确实存在,但这并非他独有,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有类似的表现。而且,如果我们仔细研究马戛尔尼提出的要求,你会发现它与后来的《南京条约》中的某些内容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乾隆真的答应了那些要求,恐怕他的名声会更加糟糕,因为那将意味着清朝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康雍乾的盛世确实在乾隆皇帝的治下达到了顶峰的辉煌,但同样,也是在他的手中,这个盛世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乾隆皇帝接手的是一个由康熙、雍正两代皇帝辛勤耕耘,繁荣而强大的中华帝国。然而,当他将权力交给儿子嘉庆时,他所留下的却是一个内部农民起义频发、外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官员贪污腐败盛行的大清王朝。这不仅仅是清朝的衰落,更是整个中华大地的沉重负担。
乾隆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疆土的开拓与守护,为今天我们所见的中华大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仅是他成功收复新疆这一项功绩,就足以使他永载史册,声名远扬。无论从哪个朝代的角度来评价,乾隆的成就都足以让他跻身于一流帝王的行列。然而,遗憾的是,乾隆晚年的一些决策失误和遭遇的不幸,使得曾经辉煌的大清王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在乾隆皇帝离世后的漫长四十多年里,那些自称为“绅士”的西方文明力量,悄然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发起了冲击。